惠来葵阳公园奎光阁
奎光阁位于惠来县城南门大街中心地段东侧葵阳公园内,建筑古朴典雅、清新流畅。牌坊雄伟壮观,有雌雄石狮,钟鼓屹立。由原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书“葵阳公园”,牌亭坚柱镌刻嵌字联,为原省顾委委员、原珠海市委书记吴健民撰书:“葵山苍莽永荐此文昌阁塔,阳光灿烂方窥那海市蜃楼。”公园内游亭小阁分设而立,盆景、假山、喷泉、兰圃、古榕等选景而设。水榭楼台,山石雕塑,波光涟漪,绿柳婆娑,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活力的崭新面貌,增添古迹风采。
奎光阁又称“文昌阁”,邑人称“文昌阁塔”。据《惠来县志》载:文昌阁位于县城南郊大墩山,明万历33年(1605年)夏季知县游之光倡建,清顺治元年(1644年)毁于火灾,康熙26年(1687年)知县张秉政原地重建,改移向北为向南,并撰写《重建文昌阁记》。乾隆2年(1737年)知县杨宗秉依县内士绅所请,于原地重建恢复其坐南向北,因资金不足,中途停建。至乾隆27年孟秋续建竣工。
阁为风水宝塔,四周地势平坦,是一座气度恢宏,独具特色的建筑物。阁台二层成正方形,石砌台阶两层各七级。石楹镌刻楷书对联:“巨浪鼓培风见珠斗晶莹隐隐金鳌戏海;大文乘泰运看摇枢朗耀森森玉笏朝天”。台上建阁三层,高23米,属古代砖石结构,贝灰夯筑,状为三层八角形,密檐式塔檐,每层皆有石柱支架,外有栏护杆,可供人凭栏远望。
历代名人墨客多来于此。建筑古朴,造型玲珑。底层绿荫掩映,鸟语花香。一层门向北,门额有“奎光阁”三个行书大字。沿台阶进塔门,有旋梯可登上古阁,藻井上绘有八卦图。二层有东南西北四门通塔廓,清风徐来,景色迷人。四周围栏,可逐层观视。三层原仅有南北二门,现有东西北三门,北门额刻有清乾隆年间潮州知府周硕勋题写“巢凤凌云”楷书。凭栏可纵观葵阳风光,故古人曾有“琼阁凌霄”、“飞甍摘五纬星辰”之赞誉。
明万历10年(1582年)壬午科举人、任广西北流知县的邑人、孝廉詹一惠题《登文昌阁》诗云:“楼台百尺俯凌增,极目清风快一登。海外清波擎石柱,天边瑞彩起飞鹏。凭高自喜尘情减,敲句何妨酒兴增。不是贤候轮奂美,斗奎何日照梳棂”。康熙间年知县查曾荣《九日登文昌阁》咏诗云:“弘文阁迥碧云间,胜迹居然第一班。万顷日光横大海,间周秋气入诸山。翠烟杳霭迎人意,绿野浓匀助吏颜。恃此南离增桂籍,前贤芳躅好追攀”。
民国期间因失管失修,阁内楼梯遇破坏,外面石柱七歪八斜。古时登阁远眺,北望双过年,双峰争妍的山脉绵延,如天然屏障。南望大海,风景优美,海光山色,水天相连,帆影点点,尽收眼底。俯首眼前,一望平畴,绿茵如毯,远外城墙谯楼,一派古城风光,更显奎光高阁的雄伟壮观。
文明书院前称“弘文堂”、“文昌祠”,建于明万历年间,万历36年春知县游之光在弘文堂前建“玉华笏坊”。清康熙26年捐资改建文昌祠,知县张秉政撰《重修文昌祠序》,并题《文昌祠落成》诗云:“当年祠宇向青峦,选胜今于改旧观。门对南离生笔彩,地通溟渤起文澜。云霄路近鹏联翮,桃李风清客倚栏。自是千秋虔俎豆,应知多士庆弹冠”。清乾隆12年知县王玮崇文重教,倡建文昌祠为书院,因资金缺乏未能完工,乾隆25年知县贺朝冕踵而成之。乾隆27年孟秋,文昌祠扩建竣工。前为讲堂;后为奎光阁,奉祀文昌帝君。
来源:潮汕网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潮汕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是古中原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文化发源并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还有说法指潮汕地区还包括了汕尾。和梅州市的丰顺县汤南、留隍两镇。 宣传潮汕文化,了解潮汕历史。介绍潮汕地区的潮汕美食,潮汕旅游,潮汕民俗,潮汕小吃,潮汕方言,潮汕话,潮汕工艺,潮汕茶,潮汕歌曲,潮剧,英歌,打造属于潮汕人,胶己人的潮汕文化网。让更多人了解潮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