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昔人英名耀潮邑——盘点潮汕纪念名人的地名
以著名人物的名字作地名,中外皆有。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就包含了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和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的名字,前苏联的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是为纪念两位领袖而更名的。在中国,山西左权县、陕北志丹县、吉林靖宇县、黑龙江的尚志市、北京城的张自忠路等,都以革命先烈或民族英雄的名字命名。
在潮州府辖地,名字被用做地名,影响最深远的是韩愈。韩愈被贬潮州后,传道起文,劝农驱鳄,政绩卓著。后世感恩的潮人便以其姓名别号作为山水之名。周硕勋纂修《潮州府志》载:城东的山岭“旧名双旌,其顶有三峰,形类笔架,又名笔架山,韩昌黎刺潮时常游览于此,故名韩山。”城外的河流,东晋至隋叫作员水,唐至北宋称恶溪、鳄溪,也是因韩愈的到来而改称韩江。据说,韩江是全国唯一的以名人姓氏命名的江河。
韩山之麓,面朝韩江,古城有一座祭祀韩愈的韩文公祠,是带有地名性质的潮州名胜。除此之外,称作“韩文公祠”的,还有鲜为人知的另外两处——
其一在揭阳市区中山街道,后祠废,但西侧的道路现今仍名为韩祠路。如同潮州城外的韩祠附近先后兴起书院、师范院校、多家中等学校,揭阳的韩祠路,民国时期公办学校众多,有县立第一第二高级小学、育德高等学校、文华学校、揭阳职业女校和女子师范学校等。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设揭阳县文教局、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联、工人文化宫、电影公司和新生电影院等文化单位,蔚为大观,都争先来沾韩愈的文气。
其二在澄海樟林荖巷。现存的韩文公祠像农村常见的普通小庙,内有韩愈瓷座像和“百世师”“百代文宗”牌匾。祠虽小却很久远,据推断始建时代不晚于清光绪。网上有樟林八景之“韩祠绿野”记述,称“韩文公教民植荖叶,以辟瘴疠。其地荖棚千万,满目苍翠,景致极其宜人”。原来当地百姓是把韩愈当作保护神了。
行走在潮州府辖地,常不经意间遇到与韩愈相关的地名,属街巷的如潮州的昌黎路、汕头的慕韩里,属聚落的有潮州的韩安里、韩晖山庄等。曾读林伦伦教授《潮汕方言与文化研究》,书中讲到澄海有个村叫做“韩祠村”,历史上曾是潮州韩祠的公产地,这也算是从韩文公祠延伸出来的地名了。
更令我意外的,几年前偕友人去丰顺,见到了又一个“韩山”。当地人讲,此山位于县境中部,北斗、丰良、建桥交界处,处韩江与榕江分水岭,当年韩愈赴潮路经此地投宿。同行的朋友多将信将疑,我是宁信其真。我想,韩愈是否路过此地或无可考,难辨真假,但有一点铁定是真的,那就是老百姓对韩愈的感念。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一千多年来,韩愈树立了为官的标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潮州以“江山易姓为韩”的方式,表达了对韩愈的感恩和崇敬,形成了独特的崇韩文化。
在南宋,有一位潮州官员也获得类似的殊荣,他就是“知军州事”丁允元。《潮州府志》记载: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丁允元倡议筹建“湘桥”,并带头捐款认建了五座桥墩。西段的九座桥墩顺利建成后,被尊为丁公桥。
明代的潮州先贤薛侃,也因兴办公益在身后获得了“冠名权”。先生师从王阳明治理学,回乡在今潮安金石建宗山书院讲学,其师赠号“中离先生”。薛侃通过实地勘查,组织开凿了十里长的人工河,沟通了从龙溪至枫口的溪流,民众将此溪命名为“中离溪”。
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回家乡兴办公益蔚然成风,冠名的现象随处可见,所冠者有些就属于地名,如镜鸿路、慧如公园、林百欣时代广场等。
现代中国,名字被用作地名最多的是孙中山。先生逝世当年,他的家乡香山县即改称中山县,各地“中山路”“中山大道”也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人曾做过统计,全国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道路达三百多条。而“中山公园”是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同名公园。2011年,珠海市博物馆馆长张建军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包括台湾在内全国一度有多达267座中山公园,目前尚有87座。
回头看潮汕。“中山路”不仅汕头、潮州、揭阳市区有,澄海、潮阳、大埔、黄冈、庵埠都有,普宁洪阳有一条中山街;“中山公园”分布在汕头市、揭阳、普宁、饶平和潮安沙溪西林等地,目前最为完备的两处在汕头和饶平。
潮汕的“中山路”“中山公园”数量抢眼,并非偶然。1907年先生亲自领导丁未黄冈起义,“二次革命”期间三进潮汕,革命困难时期得到了郑智勇、张永福、许雪秋、林受之等潮籍侨领的仗义支持,还同郑智勇义结金兰。孙中山与潮汕的这些缘分正契合了上述道路和公园的命名。
地名学中,人物是命制地名的理据之一,人物也是地名专名的一种类型。这类地名的稳固性取决于人物生平、贡献、精神价值,命名时必须十分审慎。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潮汕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是古中原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文化发源并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还有说法指潮汕地区还包括了汕尾。和梅州市的丰顺县汤南、留隍两镇。 宣传潮汕文化,了解潮汕历史。介绍潮汕地区的潮汕美食,潮汕旅游,潮汕民俗,潮汕小吃,潮汕方言,潮汕话,潮汕工艺,潮汕茶,潮汕歌曲,潮剧,英歌,打造属于潮汕人,胶己人的潮汕文化网。让更多人了解潮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