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网-胶己人网-潮汕人网-胶己人的饮食特色

潮汕文化|潮汕茶市闽产“铁观音”占三成 ​

2022-12-05 15:42:47分类: 潮汕茶 阅读:
“您是要喝单枞茶还是铁观音?”在潮汕地区,基本上只要一拿出工夫茶具,这句话便会成了沏茶人的“口头禅”。潮汕人不仅爱喝茶,对工夫茶品种的选择也颇有研究。在与潮汕地区紧密相连的闽南,喜欢喝茶的民众也非常之多。在潮汕,无论普洱茶、绿茶、红茶,都曾经成为品茶的潮流,然而,“一阵风”过后,依然“坚挺”的仍是潮汕的单枞茶和福建的“铁观音”、“水仙”、“大红袍”……茶文化,成为见证闽潮根叶相连的“活化石”。近期

 

“您是要喝单枞还是铁观音?”在潮汕地区,基本上只要一拿出工夫茶具,这句话便会成了沏茶人的“口头禅”。潮汕人不仅爱喝茶,对工夫茶品种的选择也颇有研究。在与潮汕地区紧密相连的闽南,喜欢喝茶的民众也非常之多。在潮汕,无论普洱茶、绿茶、红茶,都曾经成为品茶的潮流,然而,“一阵风”过后,依然“坚挺”的仍是潮汕的单枞茶和福建的“铁观音”、“水仙”、“大红袍”……


文化,成为见证闽潮根叶相连的“活化石”。


近期,本报“根之旅”采风团在闽南地域采访时,总是被浓浓的茶道之风所包围,倍感亲切。记者经过一番走访更是深深地感受到:闽潮两地同为茶乡同喝工夫茶,大家见面以茶相敬,茶香情更浓。


潮汕茶市“铁观音”占三成


相同的口味造就了相似相近的茶文化。众所周知,潮汕人喜爱喝工夫茶,而在福建省,工夫茶同样也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闽南采风期间,记者看到,无论是店铺,还是一般百姓家,只要有客人踏进门,主人就会让座,请客人围坐在茶桌之前品起工夫茶来。特别是沿街茶铺,当客人入座时,店主便热情地向客人介绍“铁观音”等闽南名茶,然后边泡边讲解起“一道是水,二道是茶,三道四道是精华”的“茶经”……


记者辗转于漳州、泉州、厦门等地时,当地“茶铺多过米铺”的景象更是随处可见。


据专家介绍,工夫茶起始于唐,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明清时茶艺已臻于完善,进人工夫茶的鼎盛期,形成了中国的四大茶艺流派:潮汕、台湾、闽南、武夷。虽说同为“茶客”,但福建人与潮汕人在品工夫茶时,对茶品种的选择还是有所不同的。据了解,福建人喝茶主要以自产的铁观音和大红袍为主,而潮汕人除了喜欢本地潮汕单枞茶外,还偏爱福建铁观音。


那么,闽潮两地民众饮用的茶叶主要来自何处呢?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当前乌龙茶潮汕地区的年产量约13万吨,其中以潮州凤凰茶最为出名和优质,主要是销往潮汕一带;而福建省年产量则为300万吨左右,除了自给自足外,其产品还销往潮汕等全国各地。


潮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广东宏伟集团董事长陈伟忠告诉记者,以当前的潮汕茶市为例,本地生产的单枞茶占据的市场份额最大,约占40%,而来自福建的铁观音所占比例则为30%左右。


福建制茶技术传至潮汕


福建和潮汕同为茶乡,不仅在茶叶销售方面互通往来,多年来在制茶技术上也有相互交流和借鉴。


“现在潮汕的机械化制茶方式就是从福建传过来的。”汕头市茶文化学会副会长、源茗祥茶业负责人林少明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长期以来,本地传统茶叶加工制作较为落后。据介绍,上世纪40年代,被誉为是“茶学界泰斗”的张天福生产了我国第一台适合茶农和小型茶叶加工企业使用的手推式揉茶机,从而使制茶行业渐渐走上机械化道路。而这一种技术,先是在福建省普及多年,之后才传至潮汕地区,进而改变“看天做青、靠天吃饭”的落后制茶工艺


除此之外,潮汕单枞茶的包装技术也同样借鉴着福建的做法。据林少明介绍,一直以来,潮汕茶商均利用厚纸将茶叶包成长方体状进行销售,一般分为125克或250克一包,这种做法虽然节省成本,但一经拆封便不利于长久保存。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潮汕茶商逐渐学习福建的茶叶包装方式,利用独立包装和真空密封的方式将茶叶分配为固定重量,既方便茶客饮用,也能够更好地对其保鲜。


三杯工夫茶藏“大学问”


虽然在制茶方式及外观包装上,福建较为先进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潮汕茶叶的发展。不过,记者在采风过程中发现,历史悠久的潮汕工夫茶在其泡茶技巧上却更为讲究。


专家指出,潮汕地区的品茶习俗成为中国工夫茶品饮技术的代表并非偶然,是千年潮汕文化沉淀的结晶,体现了潮汕文化深厚的底蕴。工夫茶礼充满了儒家的伦理精神。工夫一词,在潮汕话中是做事方法讲究的意思。工夫茶对选茗、择水、置具、烹煮、品茗等各个环节都非常精细讲究。


在闽南采风期间,记者看到,每当一群人围在一起喝茶时,茶杯数量都与在场人数基本上相对应,以确保“人人有茶喝”。但众所周知,潮汕工夫茶具一般只配备有3个小茶杯,一旦茶客多于3人,便会出现相互谦让的场景。


原来,潮汕工夫茶具中的小茶杯藏着“大学问”。林少明介绍,潮汕人爱喝浓茶,以一包12克的茶叶为例,装在茶壶内刚好可以冲出3个小茶杯的容量,每个茶杯的水位大约8分高,但如果茶杯过多或过大的话,则有可能会形成单杯容量不足或者茶味过淡等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潮汕工夫茶的茶杯少,茶客经常互相“让茶”,也正好体现出潮汕人“先尊后卑、先客后主”的谦让礼仪。


首部“工夫茶标准”


出台实施


潮汕工夫茶在潮汕地区有着二百多年的历史,喝工夫茶已成为潮汕人的一种文化特征。去年,由广东省质监局发布的广东省地方标准《潮汕工夫茶》正式实施。据悉,这也是国内第一部“工夫茶标准”。


据了解,“标准”明确规定了潮汕工夫茶的定义,即“流传于潮汕地区一带的以乌龙茶为主要用茶,以精致配套的泡茶器具,遵照独特讲究程式的一种茶叶冲泡和品饮方式。具有‘和、敬、精、洁、思’的文化精神。”内文主要包括用茶、选水、茶具、冲泡程式、品饮等五个方面内容,并按功能及需要,将潮汕工夫茶的作用分为生理需要层次、社交需要层次、休闲需要层次、审美需要层次、修养需要层次等五个层次。值得一提的是,“关公巡城”(洒茶时茶汤应均匀巡回斟于各茶杯中)、“韩信点兵”(茶汤斟毕应将余汤依次巡回滴各杯中)这两种潮汕工夫茶独特的冲泡方式也第一次被写进了这部标准。


潮汕工夫茶由中国工夫茶演化而来,是中国工夫茶艺的一系,是陆羽《茶经》中工夫茶的延伸,被称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如今,工夫茶已成为潮汕人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有关专家认为,这一标准的出台实施,有利于保持潮汕工夫茶的完整和创新。

本文标签:潮汕文化潮汕茶潮汕文化|潮汕茶市闽产“铁观音”占三成 ​

本文地址:http://www.chaozhouwenhua.com/csc/377.html

本站文章来源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标注来源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删除。联系邮箱:1991954022@qq.com

上一篇:潮汕文化|潮汕出什么茶?

下一篇:潮汕茶文化:客来最是茶当酒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潮汕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是古中原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文化发源并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还有说法指潮汕地区还包括了汕尾。和梅州市的丰顺县汤南、留隍两镇。 宣传潮汕文化,了解潮汕历史。介绍潮汕地区的潮汕美食,潮汕旅游,潮汕民俗,潮汕小吃,潮汕方言,潮汕话,潮汕工艺,潮汕茶,潮汕歌曲,潮剧,英歌,打造属于潮汕人,胶己人的潮汕文化网。让更多人了解潮汕文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