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网-胶己人网-潮汕人网-胶己人的饮食特色

潮汕习俗|清明节上坟“挂纸”

2023-04-08 11:46:04分类: 潮汕民俗文化 阅读:
“挂纸”,也即扫墓,祭祀先人。这是潮汕地区一项很普遍的民俗活动。 清明节祭祀先人,源于古代寒食节。按历法计算,寒食应在清明节前两日,第三日才是清明。晋朝陆拥的《邺中记》上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重耳流亡国外十余年,得介之推辅佐,才得以回国掌权。介之推回国后不愿当官,隐于山中。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宁愿抱木而死也不愿出来。重耳哀之,便在介之推死难之日(3月5日)禁烟寒食以纪念他。后来,人们纪念

 

“挂纸”,也即扫墓,祭祀先人。这是潮汕地区一项很普遍的民俗活动。


       清明节祭祀先人,源于古代寒食节。按历法计算,寒食应在清明节前两日,第三日才是清明。晋朝陆拥的《邺中记》上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重耳流亡国外十余年,得介之推辅佐,才得以回国掌权。介之推回国后不愿当官,隐于山中。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宁愿抱木而死也不愿出来。重耳哀之,便在介之推死难之日(3月5日)禁烟寒食以纪念他。后来,人们纪念自己的祖先也在这一天进行。其实,寒食是上古遗风,原与介之推没有关系。早在《周礼·司炬氏》便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之制度。《吕氏春秋·仲春纪》也说:“是日也……无焚山林。”


潮汕习俗|清明节上坟“挂纸”

       潮汕人将扫墓称为“挂纸”。扫墓者到了坟地,把坟上的杂草除尽,坟堆上土少的地方再用土填起,然后把水果三牲饼食排列好,把小酒杯添满,再上香致意,接着用五彩纸条遍插坟头。潮人这一种习俗,与中原古俗大致相同。白居易(寒食野望》诗云:“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因为纸钱没烧成灰,才有“风吹旷野纸钱飞”的景象。北宋欧阳修在《五代史·周本纪论》中说:“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居丧改元而用乐,则


       踏青春游


       清明时节,春风轻拂,暖意袭人,民间自古以来便有踏青春游之俗。


       《澄海县志》载:三月三日郊游,称为踏青。踏青游玩原也是古俗,后来人们将这一活动挪在清明日。清明时节,阳光明媚,草木盎然,春燕剪柳。人们经过一个严寒的冬天后·,纷纷抖落寒意,走出家门踏青赏春。宋代欧阳修的《阮郎归·踏青》写道:“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现在,潮汕人往往把扫墓和踏青结合起来。扫墓时带上一些饮料,俟扫墓完毕,找一处干净平坦的地方,就着祭品和饮料,席地而食,别有一番野趣。

本文标签: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文化潮汕习俗|清明节上坟“挂纸”

本文地址:http://www.chaozhouwenhua.com/csms1/850.html

本站文章来源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标注来源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删除。联系邮箱:1991954022@qq.com

上一篇:潮汕习俗:农历六月廿六“土地爷生”

下一篇:潮汕习俗—请新仔婿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潮汕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是古中原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文化发源并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还有说法指潮汕地区还包括了汕尾。和梅州市的丰顺县汤南、留隍两镇。 宣传潮汕文化,了解潮汕历史。介绍潮汕地区的潮汕美食,潮汕旅游,潮汕民俗,潮汕小吃,潮汕方言,潮汕话,潮汕工艺,潮汕茶,潮汕歌曲,潮剧,英歌,打造属于潮汕人,胶己人的潮汕文化网。让更多人了解潮汕文化。

返回顶部